購車
Tesla 的電動車對我一個 IT 人有莫大的吸引力。我觀望了很久,也做了很多功課,由於今年的 Model Y 改善了隔音及懸吊,在首發版開始交車之後,我終於在 6/28 下訂了 Tesla Model Y RWD (珍珠白)。我在訂車前從沒開過 Tesla,第一次試駕還是在 7/14。
為什麼要選電動車呢?
電動車的優點不外乎是: 高科技、靜謐性、加速性、免保養、免燃料稅、免牌照稅,在車上怠速吹冷氣不會造成地球暖化! Tesla 則是: 好玩、有 OTA 更新、主動式防護、純視覺 AI 輔助駕駛...,讓你有放開雙手的勇氣...
電動車的缺點也滿大條的: 車價折損大、過保的風險、電池很貴、保險比其它車種貴! 而 Tesla 的缺點 (或特點): 沒有實體按鍵、沒有高級感、經常被割韭菜!
不過,會買的就是會買,不喜歡電動車的人永遠會有里程焦慮!
我 8/29 去南港交車,同時段交車的人不多,相信有不少人是在觀望關稅。我跟著廣播教學操作,也沒有拿手電筒檢查我的 Model Y,離開交車中心之後便開始跟我新的伙伴一起討生活了。
交車後我又加購了 EAP,車輛能自己停車、自已變換車道很實用,期待台灣能快點開啟 FSD。我也有領到 8/27 開始的 6 萬元保險補貼,算是小 Lucky。
我從 8/29 ~ 9/20 共開車開了 876km,平均電耗為 165 Wh/km。
Tesla Model Y (2025+) RWD 規格
- 電池: 62.5kWh LFP 磷酸鐵鋰電池組 (CATL 寧德時代) → 官方建議可充電到 100%
- 純電里程: 517km (WLTP) → 實際充滿電顯示 430km
- 尺寸: 4,790*1,921*1,624mm
- 重量: 1,928kg → 近兩噸的車重,不建議停機械車位!
- 馬力: 279P → 零百加速 5.9 秒,動力隨踩隨到
- 極速: 201km/h
- 後永磁式馬達 → 低速效率高、扭力反應快,但高速效率會下降
- 方向盤轉向: 2.2 圈 (左/右各 1.1 圈)
- 迴轉半徑: 6.05m → 在 SUV 裡屬於偏大的
- 離地高度: 172mm
- 輪圈: 19 吋 Crossflow 輪圈
- HW 版本: 4.0 (AI4.0) → 為三星代工的 7nm SoC、Arm 架構、有 20 個核心與 3 組 NPU
- 螢幕: 前座 15.4 吋 + 後座 8 吋觸控螢幕
- 資通訊娛樂系統處理器: AMD Ryzen
- 車內喇叭: 9 支,聲音聽起來有點悶。喇叭分別位於:
- 前檔下方有兩個全音域喇叭
- A 柱有兩個高音喇叭
- 前車門有兩個低音喇叭
- 後車門有兩個全音域喇叭
- 右後車廂有一個重低音喇叭
- 配備主動式轉向頭燈 (矩陣式頭燈)
- 安全氣囊: 7 顆
- 攝影鏡頭: 8 顆車外攝影鏡頭和 1 顆車內攝影鏡頭,較舊款 Model Y 多了一顆前保桿的鏡頭。車外鏡頭位置:
- 金屬鍍銀車頂玻璃 → 可不用貼隔熱紙
- 移除排檔桿,改用觸控螢幕換檔
- 沒有前霧燈、有後霧燈
- 產地: 德國 (Tesla Berlin Gigafactory)
- 車體保固: 4 年或 80,000km
- 電池保固: 8 年或 160,000km
Model Y 車內空間
- 後行李廂空間: 94(w) * 108(d)cm,約 822 公升
- 後行李廂+後座椅傾倒空間: 94(w) * 200(d)cm,約 2,022 公升
- 前行李廂容積: 約 116 公升
- 車室寬度: 135.7cm
- 車室高度: 97.8cm
- 後座椅面總寬度: 130cm
- 後行李箱隔板可折疊收納在後行李廂的下層
配件
我在 Jowua 買了螢幕收納基座、旅行充電器、J1772 慢充轉接頭、CCS1 快充轉接頭,我認為用電的東西在台灣買會比較有保障,即便 Jowua 比較昂貴。
另外也在淘寶買了一堆車內的配件,淘寶的產品豐富、價格便宜、品質也不錯。
我購買單價最高的配件是 GAMA 的頂級金屬隔熱紙! 我的前檔貼 TX400 (透光度 45%)、車身 TX300 (透光度 30%)。挑選隔熱紙時,除了隔熱率,也要注意前檔的「透光度」,這會影響夜間的行車安全。如果不知道怎麼選,請誠實看待自己的年紀,幾歲就挑透光度幾 %。不過 2026 年就不用擔心了,法律已經規定前檔的透光度至少要 70% 了。
心得與使用記錄
未分類
- 如何發動車輛? → 屁股坐上駕駛座椅,腳踩下煞車踏板,車輛就發動了 (如果你是用卡片鑰匙,超過兩分鐘沒發動車輛就要再重新驗證鑰匙)。
- 電門的單踏板模式很容易適應,只要輕踩輕放電門踏板即可控制車輛動態。停紅燈就等同 Auto Hold。
- 單踏板 + Auto Hold + AP 輔助 + 自動停車,讓長途駕駛變得很輕鬆。
- 方向盤偏小。
- 鏡頭很清晰。
- 時速表沒有灌水,與 GPS 顯示的速度相同。
- 車輛有送 4G 無線上網吃到飽,不過只能在車內使用,不能分享給別的裝置。
- 聽說車輛不用保養是吧?!
- 方向盤的「左滾輪」可自訂「長按」的功能,我是設為「收折後照鏡」。
- 「休眠」是車輛處於最省電的狀態。沒開哨兵模式,車輛行駛後約一小時進入休眠,若只是車輛休眠後被吵醒 (例如開門拿東西),車輛約 10 分鐘會再睡回去。
- 拿手機站在車後幾秒鐘會自動開啟後行李廂尾門,這是靠 UWB 感應,不是藍牙。
- 螢幕上的行車資訊與操作介面的主要配色為: 黑+白+灰階,警示用紅色,燈光用綠色。
- 相對於 Model X/S,因為 Model Y 沒有駕駛座前方儀表版,很多時候,所有的行車資訊都集中在中控螢幕的「左側 1/3」,有時會覺得眼花撩亂!
- 如果螢幕上的車輛動態從「第三人稱視角」變成「上帝視角」,通常是你放慢速度要停車,或是你離前車太近了。
- 車輛打雙黄燈時,看劇院不能開成全螢幕。
- 在螢幕工具列的「音量」左右滑動可快速調整音量大小。
- 洗車時要記得切換到「洗車模式」,從「控制」→「洗車」進去。車輛會幫你關上所有車窗、鎖住充電蓋,以及停用: 雨刷、哨兵模式、離開時車門上鎖。
- 可自訂鎖車音效。
- Tesla 較傳統車廠少了許多實體按鍵,但多了語音指令可以叫車輛做不少事情。
- 要連上 Wi-Fi 才會下載 OTA 軟體更新。
- 每次 OTA 軟體更新完都會給你關閉氛圍燈。
- 駕駛座有電子腰靠的按鈕可以調整腰部曲線。
- 車輛有 GPS,開去哪、車停哪,都可以在手機的 Tesla APP 上看到位置。
- AI 自動取消方向燈不是很好用,我經常覺得還沒變道完方向燈就熄了,可能還需要時間習慣!
- 停車時長按Ⓟ會拉起電子手煞車。
- 手套箱可以設 PIN 碼,我把錢包放裡面,上班跟回家都可以不用拿出來。
- 車主可以針對五種功能設定 PIN 碼: 代客泊車模式、家長控制、限速模式、駕駛、手套箱。建議儘早設好 PIN 碼再關閉其功能,免得被別人亂按而限制住功能 (下面再做說明)。
- 車輛運作時發出不明聲音,不知是否為異常,可以參考: 運作聲響大全。
- 新聞、媒體都跟 Tesla 有仇,只要有車輛起火,或撞上緩撞車的,都會說那是 Tesla。
AP/EAP 自動輔助駕駛
- 夜間啟動 AP 時,如果你明明有手握方向盤,卻仍叫你搖動方向盤 → 改為單手握持方向盤,並施加一點重力或拉力即可。
- 我是將 AP 的速限設為「車速限制」再加 8km,而非比較多人推薦的「目前速度」。因為設為「車速限制」只要啟動 AP 直接就採用路段的速限了。若設為「目前速度」,通常一開始會開太慢,要再滑動滾輪或點擊螢幕才能加速,不同路段又要自己變速操作一次。
- 車輛召喚功能只能在非道路使用。因 R79 法規的限制,手機召喚車輛的距離從 65 公尺縮減為 6 公尺,實用性大減。召喚車輛時,車燈每 30 秒會閃一次。
- Tesla 判斷你放慢車速是想要在路邊停車時,它會自己找空間,沒車位會自動畫出一個車位,即便那是紅線。
- 在高速公路使用 EAP 並設定好目的地之後,要再按一下路線清單下方的「自動輔助導航」按鈕,車輛圖案的中間會多出一條引導線,這樣車輛才會自動行駛至下交流道:
安全提醒
- Model Y 的 A 柱有點大,甚至比 Model X 還大,右轉彎要留意!
- 中央後照鏡與尾窗都太小了,倒車時要多加使用後鏡頭畫面。
- Model Y 的屁股比較大,後輪輪拱外凸,從車尾往前看更為明顯! 所以不見得頭過身就過,開在狹小的巷弄或停車場的車道要小心屁股擦撞到牆壁!
- 自動緊急煞車 (AEB) 要在車速 5km/h 以上才會運作,倒車時也會介入。
- 前撞預警 (FCW) 要在車速 5km/h 以上才會運作,能見度為前方 160m。
- 用手機的哨兵模式查看現場鏡頭有每天 15 分鐘或 15 次的限制。且在查看現場時,車燈會閃爍! 所以不要拿來偷窺旁人的活動,不然可能會被砸車。
- 當車輛偵測到旁邊有可疑的行為,錄影功能就會啟動,同時車燈會閃爍,車內螢幕也會亮起大大的哨兵圖案,藉以警告旁人別幹傻事。
- 打開 Model Y 的後行李廂,電動尾門上掀的高度有 2.3 公尺,去到不熟悉的地下停車場,要注意尾門上掀時是否會敲到天花板的燈泡或管路。
- 由於車輛是透過藍牙與手機連結,若你的手機匙鑰在上鎖的車輛附近,這時車輛等於沒上鎖,車門把手一拉就開! 這可能發生在:
- 你有兩支手機鑰匙,一支放在車內,一支帶在身上鎖車。
- 你與家人各有一把手機鑰匙,一個人在車內,另一個人從車外鎖車。
- 在車內開露營模式,你在後座用手機 APP 鎖車。
如在車內想要鎖住車門不讓他人從外面打開,請使用中控螢幕上的「上鎖圖示」,這樣可以暫時覆寫任何手機上鎖設定。或是用手機 APP 鎖車後就關閉藍牙。
空調
- 前座的通風座椅對身體的降溫效果很好,但抽風的聲音有點大。
- 前座的空調可以左右擺動送風。
- 四座都有加熱座椅。
- 在螢幕工具列的任一處上滑皆會開啟空調選單,下滑關閉。
- 在螢幕工具列的「溫度」左右滑動可快速調整溫度高低,溫度還會多出「分開」按鈕以分開設定兩邊座位的溫度。
- 車輛未發動,人員在車內約 30 分鐘空調會自動關閉,或是駕駛離開車輛,若想要維持車內的空調,可以啟用這三種模式:
- 維持模式: 空調恆溫。
- 寵物模式: 空調恆溫,會自動停用: 哨兵模式、從車廂內打開車窗。
- 露營模式: 空調恆溫,會自動停用: 哨兵模式、防盜警報器、離車後自上鎖。
- 開露營模式時車輛不會自動上鎖,要記得點中控螢幕上方的「鎖頭」來上鎖。最好再手動查看一下前車燈是否關閉。
- 開露營模式一小時約耗一度電。
- 我的車是停在自家的車庫,如果在車裡待太久、狂吹冷氣,車底會有一灘水。
換檔
- 使用觸控螢幕換檔,向上滑為Ⓓ檔前進、向下滑為Ⓡ檔後退,按中間的Ⓟ為停車檔,「長按」Ⓟ則會拉起電子手煞車。
- 車頂主控台也有檔位按鈕可以換檔,要先踩住煞車,輕按警示鈕兩邊的任一按鈕即可顯示全部的檔位: ⓅⓇⓃⒹ。
- 若車輛處於「代客泊車模式」或「拖車模式」,則車頂主控台的檔位按鈕會自動顯示。
- 電子手煞車: 除了停車時「長按」Ⓟ則會拉起電子手煞車,也可以點選「控制」→「安全」,找到最下方名為「泊車煞車」的按鈕,要踩住煞車才能按。
- 可以啟用「自動換檔」來讓 AI 幫你自動切換為Ⓓ檔還是Ⓡ檔。這功能目前為 Beta 版,網友實測有時會判斷錯誤,也有可能把停車場出口的柵欄識別為牆壁或障礙物,導致要往前駛出停車場時卻給你切換到Ⓡ檔後退。
如何切換到空檔Ⓝ?
- 踩住煞車,點選「控制」→ 按住「空檔」。
- 踩住煞車,使用車頂的主控台切換到Ⓝ。
- 點選「控制」→「洗車」→ 進入「洗車模式」→ 踩住煞車,依指示切換到Ⓓ檔 → 點選「啟用自由滑行」,這就是空檔Ⓝ了。「洗車模式」也會關上所有車窗、鎖住充電蓋,以及停用雨刷、哨兵模式、離開時車門上鎖功能。
- 點選「控制」→「服務」→「拖吊」→ 依指示踩住煞車 → 點選「進入拖車模式」,這就是空檔Ⓝ了。
如何讓中控螢幕全黑?
- 開露營模式,10 分鐘後螢幕會自動全黑。
- 開螢幕清潔模式。
- 打開 Youtube,用全螢幕播放黑畫面。
- 下語音指令「關閉螢幕」→ 如果沒先打開維持、寵物或露營模式,則關閉螢幕也會關閉空調。
人要待在車內,建議依序下達這三個語音指令: 「打開露營」、「鎖車」、「關閉螢幕」。
地圖與導航
- 地圖不能登入 Google 帳號。
- 按住地圖的「搜尋欄」向右或向下滑即可導航回家。
- 每天固定時間開車都會自動幫你導航到公司或住家,深怕你不知道每天上下班的路!
- 在手機將 Google 地圖的地標分享給 Tesla APP 即可讓車輛直接導航到該地標。
車燈
- 只要點擊任何一個燈光的圖案即可開啟燈光控制面板。
- 外部車燈 (前頭燈、後尾燈、日行燈與方向燈) 會在每次駕駛車輛時設為「自動」,包含「遠光燈」也會在車輛覺得需要時自動開啟。
- 啟用「主動式轉向頭燈」對近光燈與遠光燈都有用。
- 快按方向盤的遠光燈按鈕來閃爍遠光燈。
- 長按方向盤的遠光燈按鈕來開啟自動遠光燈。
重新開機
- 重啟中控螢幕: 同時長按方向盤左右兩顆滾輪按鈕即可重新啟動。在車輛行駛中也可以按,不影響車輛行駛,重新啟動到完成的時間約兩分鐘。我常用這種方式來解決語音指令發生「連線錯誤」的問題!
- 重啟車輛電源: 點選「控制」→「安全」→「關閉電源」。請等候至少兩分鐘不與車輛互動,之後再踩一下煞車即可開機。此功能應該也是只有重啟中控螢幕。
- 深度重啟: 點選「控制」→「服務」→「車輪和輪胎」→ 選一個尺寸相同的輪胎 →「更新」。此為深層重新開機,很多傳感器會一起重開,如果你的車輛有什麼異常,此種方式「可能」有機會解決車輛問題。
電池與充電
- 中控螢幕上方的「電量百分比」可點擊切換為顯示「續航里程」。
- 我還沒去過 Tesla 的超充站充電。我買的 J1772 轉接頭只用過一次,CCS1 轉接頭連一次都沒用過! 幾次去第三方的充電站都只有一、兩台車在充電。
- 充電埠的燈號:
- 綠色: 充電中
- 藍色: 已上鎖充電槍
- 淡藍色: 已解鎖充電槍
- 黃色: 充電槍沒插好
- 紅色: 故障
- 要停止車輛充電,只要用手拉住左後門的把手 3 秒鐘就會停止充電,並解鎖充電槍。待充電埠燈號轉為「淡藍色」就可以拔充電槍了,不用再去中控螢幕或手機操作。
- 充電時踩電門也無法移動車輛。
- LFP 電池的電量校準要很久,從 99%→ 100% 約 9 分鐘。
- 充電站分「快充」與「目的地充電」:
- 比較大的第三方充電站有: U-Power、EVOasis 源點、EValue 華城 (推薦碼: bb431b64)、Tail 特爾...
- AmpGO (推薦碼: 3XEIF7P) 支援的充電漫遊廠商: Charging Block 區塊充、星舟快充、IN Power、Shark Parking、ECAR、EVEZ、能源驛站、大猩猩電充、達拉電能。
- 建議使用第三方充電時,都要去綁「隨插即充」,省去操作 APP 步驟。
充電速度
類型 | 功率 | 電壓*電流 | 充一度電 的時間 |
每小時充電 | |
---|---|---|---|---|---|
度數 | 公里 | ||||
旅充 | 1.3kW | 110V*12A | 60 分鐘 | 1 | 7 |
旅充 | 3.5kW | 220V*16A | 20 分鐘 | 3 | 21 |
實測 | 4kW | 232V*16.6A | 15 分鐘 | 3.5~4.5 | 24~31 |
旅充 | 7kW | 220V*32A | 10 分鐘 | 6 | 42 |
慢充 | 11kW | 340V*32A | 6 分鐘 | 10 | 70 |
超充V2 | 120kW | 0.6 分鐘 | 80~100 | 560~700 | |
超充V3 | 250kW | 0.4 分鐘 | 110~135 | 770~950 |
- 超充先快後慢,最多充半小時就可以走了。
- 超充簡單換算: 1 分鐘可充 10km。
旅充
- 因為我家離公司的距離不到 10km,我一開始就決定不裝充電椿了。我的車庫有 220V 插座,回家用 220V 旅充,一晚最少可以充 30 度 (約 200km) 的電,外出就快充。
- 如果你可以在家裡充電,不管是慢充或旅充都記得去台電申請簡易型時間電價,把車輛充電的時間排程在半夜與週末,這樣充一度電花不到台幣 2 塊錢。能省則省,畢竟我們是因為沒錢加油才去買電動車的。
- 旅充插 110V 只能用 12A 充電,非常之慢,一小時才充 1 度電,充飽電動車要超過兩天,實在很折磨人! 所以至少要用 220V 的旅充。
- NEMA 插座的型號代表的是: 類別-額定電流,常見如: NEMA 5-15、NEMA 6-20、NEMA 14-50。但在用電安全上我們會打八折,變成電流上限為: 12A、16A、40A。
- 如果你也是用 220V 旅充,220V*16A 相當於同時開 4 台冷氣機的電耗,切勿使用普通延長線!
- 用電的東西都要「插緊」,不然連接處會產生高溫,久而久之可能會起火燃燒。
- 上表的「實測」是我用 Jowua 旅充 220V 的充電狀態,它會維持在 232V*16.5A 左右,8 小時可充 32 度電 (約 224km),比我預期的還好:
LFP 磷酸鐵鋰電池要充到 100%
因為 LFP 磷酸鐵鋰電池的電壓曲線在 10~98% 區間非常平坦。在這個範圍內的荷電狀態 (SoC) 完全是靠電流計估算的。定期把 LFP 電池充到 100% 是為了更準確預測電池的荷電狀態。因為當電池充到 98% 以上電壓會飆升,BMS 就能判斷現在快 100% 了,然後重新校準。
而 NMC/NCA 三元鋰電池的電壓曲線比較線性,BMS 容易確認目前的荷電狀態,因此不需要重新校準。
電耗相關
- 開「露營模式」一小時約消耗 1 度電。
- 啟用「哨兵模式」約 3 小時消耗 1 度電。
- 我自己開 Model Y 的平均電耗為 165 Wh/km,1 度電約可跑 6km。
- 中控螢幕左側有一個很不顯眼的「K棒」顯示即時用電情況,綠棒表示電力回充。
- 若很在乎電耗的數據,在應用程式裡有一個「電量 APP」可以幫你分析「駕駛」與「停車」時是哪些東西在耗電。
如何省電?
- 空調開內循環,天氣熱開通風座椅,天氣冷開座椅加熱。
- 下坡不只省電還會回充電力。
- 保持車速為 25~40km/h (參考 Model 3 SR 的測試數據,不過我的 Model Y 有稍好一點)。
- 外面的氣溫舒適。
- 「加速模式」與「減速模式」皆設為「標準」。
- 車輛進入「休眠」狀態 (要關閉哨兵模式、召喚功能)。
- 關閉「過熱保護」與「讓配件維持開啟」。
- 啟用「低電量模式」。
- 參考: 里程極大化 | Tesla
耗電的原因
- 胎寬加大、輪胎加大。
- 空調開換氣。
- 爬坡。
- 車速高於 90km/h。
- 頻繁且急促的加速。
- 外面氣溫極寒、極熱或下大雨。
- 「加速模式」設為「舒適」,或「減速模式」設為「減弱」,會限制再生煞車。
- 停車後車輛不睡覺 (因為有啟用哨兵模式、召喚功能)。
- 有啟用「過熱保護」或「讓配件維持開啟」。
- 沒事點手機 Tesla APP 查看車輛的狀況也可能會喚醒車輛。
- 聽說加裝防蟲網也會增加電耗!
車內電子用品與供電
- 兩個 12V 點菸器 (中控台內、後行李廂) 預設只有車內有人才會供電,車內沒人就沒電。反應很快,有時屁股離開駕駛座就沒電了。
- 要讓 12V 點菸器持續供電,可到「控制」→「充電」→ 啟用「讓配件維持開啟」。
- 中央扶手與後座的 Type-C 則與「讓配件維持開啟」無關,只要車輛處於喚醒時就會供電、休眠時沒電。三個 Type-C 可輸出高達約 42W 的功率,兩個連接埠可輸出高達約 65W 的功率。
- 無線充電盤: 位於中控螢幕下方,最高 15W 功率。
- 還有一個 USB Type-A 藏在手套箱內,提供行車記錄器的儲存與資料傳輸功能。
鑰匙
手機鑰匙
- 手機鑰匙是依靠「藍牙」或網路與車輛通訊。
- 藍牙無線通訊的最遠距離約 9 公尺,藍牙很方便,但會也有安全上的隱患。
- Model Y 可同時連線三支手機鑰匙。
- 部分具備 NFC 的智慧手機也可以用來上鎖/解鎖車輛,就像用卡片鑰匙那樣。
- 無論手機是否在車輛旁邊都可以在 Tesla APP 中點選解鎖、上鎖、甚至啟動車輛。若是鑰匙遺失或反鎖在車內,也可以用這個方法請有安裝 Tesla APP 的親友從遠端救援。
- 當透過手機 Tesla APP 啟動了 Tesla 車輛,它會給予 2 分鐘的啟動時間,駕駛人必須在 2 分鐘內上車並發動車輛 (踩一下煞車)。駕駛並沒有時間限制,但只要一打Ⓟ檔停車,授權就會結束,車輛也不能行駛。
- 由於車輛是透過藍牙與手機連結,若你的手機匙鑰在上鎖的車輛附近,這時車輛等於沒上鎖,車門把手一拉就開! 這可能發生在:
- 你有兩支手機鑰匙,一支放在車內,一支帶在身上鎖車。
- 你與家人各有一把手機鑰匙,一個人在車內,另一個人從車外鎖車。
- 在車內開露營模式,你在後座用手機 APP 鎖車。
如在車內想要鎖住車門不讓他人從外面打開,請使用中控螢幕上的「上鎖圖示」,這樣可以暫時覆寫任何手機上鎖設定。或是用手機 APP 鎖車後就關閉藍牙。
卡片鑰匙
- 卡片鑰匙是放在「手機無線充電板」上進行驗證。
- 每次驗證時間為兩分鐘,如果發動車輛 (踩一下煞車) 的時間超過兩分鐘,需重新驗證。
- 卡片鑰匙是透過 RFID 與車輛接觸通訊。
- 兩張卡片鑰匙要保管好,未來如果要新增與刪除鑰匙也要靠卡片鑰匙。
行車記錄器
- 內建的行車記錄器會同時錄 6 個鏡頭,但只能循環錄影 1 小時,也沒有時間戳記!
- 我自己加裝的行車記錄器是 SJCam SJ10X 運動攝影機,使用 Jowua 螢幕收納基座的雲台,組起來長這樣:
- SJ10X 必須關閉陀螺儀防抖及畸變矯正,否則會達不到 160 度廣角鏡頭的拍攝範圍。它白天拍攝的畫質很好,但是夜晚拍到車燈與路燈的光暈很大,未來我應該會換成後照鏡型的行車記錄器!
權限管理
首先,一輛 Tesla 電動車可授權多達 19 支鑰匙:
- 最多可以配對 10 部藍牙手機
- 最多 4 支遙控鑰匙
- 最多 6 個駕駛人
- 可將 Apple Watch 設定為鑰匙
- 允許兩個裝置同時連線使用前後座的觸控螢幕
試問,身為一個 IT 人,你要如何對你的車輛進行權限管理呢?
Tesla 這裡可以讓你針對五種功能設定 PIN 碼: 代客泊車模式、家長控制、限速模式、駕駛、手套箱。每組 PIN 碼都是獨立的,設好後,每次開關都要輸入 PIN 碼。PIN 碼一經設定就「不能」在中控螢幕變更。
為什麼不能在關閉時就清除 PIN 碼?
不,這樣就太蠢了,這樣表示使用你車輛的人都可以點進去輸入一組新的 PIN 碼限制車輛的功能! 這是一種「安全機制」,避免使用你車輛的人亂設 PIN 碼。
所以,建議車主儘早設定好 PIN 碼,再將其功能關閉。懶的話,至少設兩組 PIN 碼: 手套箱一組,其他共用一組。如果你的車輛有很多個手機鑰匙,也可以設三組 PIN 碼。
說明如下:
- 「代客泊車」與「限速」通常是針對外人做限制,「車主」或「授權駕駛人」的手機可以開關與清除 PIN 碼,操作時要輸入 PIN 碼。限速最低為 80km/h。
- 「家長控制」通常是針對自己的家人做限制,只有「車主」的手機可以開關與清除 PIN 碼,操作時要輸入 PIN 碼。限速最低為 80km/h。
- 「駕駛」是針對車主以外的人做限制,只有「車主」的手機可以開關與清除 PIN 碼,操作時「不用」輸入 PIN 碼。
- 而「手套箱」的 PIN 碼「不能」從任何人的手機開關或清除,如要改 PIN 碼,只能在「中控螢幕」登入車主的 Tesla 帳戶去重設! 雖然有點麻煩,但至少可以確保能開啟這個手套箱的人只有「真車主」。加上車輛又有 GPS 與哨兵保護,因此 Tesla 的手套箱可謂是一個門禁森嚴的保險箱,你的熱錢包、冷錢包、金條、求婚戒指、私密隨身碟...都應該放進 Tesla 的「手套箱」中保管。
混合五種功能的 PIN 碼,以及可以任意的開關,連車輛都要做權限管理,你說有沒有很折騰?
手機 APP 音訊
一旦你的手機與車輛連結,手機的音訊預設會從「藍牙」傳送到車輛。你的中控螢幕要切換到「藍牙」才聽得到手機的聲音,如果你手機有裝測速照相 APP,你可能會希望將它的音效從手機輸出!
Samsung 手機可從「隔離應用程式音效」來設定特定 APP 的音訊一律從手機發出聲音,在這裡加入你的測速照相 APP,這樣即便手機連上 Tesla 的藍牙,聲音也還是會從手機發出:
語音指令
- 請參考本篇: Tesla - 語音指令 | Vixual
- 方向盤的語音按鈕兼具「語音指令」與「語音輸入」功能。只有直接按語音按鈕才是觸發語音指令。
Model Y 的歷史
- Model Y 在 2019 年發表,2022 年台灣才正式開賣。
- Model Y 在 2023 年熱銷 122 萬輛,為全球最熱銷的單一車款。
- Model Y + Model 3 佔 Tesla 車輛銷售的九成。
參考
- Tesla 24 小時技術客服: 0800-007-518
- Tesla Model Y 車主手冊 (PDF 手冊)
- Tesla 活動
- Tesla 全台超級充電站
- 電車知識 - electrify.tw
- DDCAR 電動車
- 400 公里續航實測、內外提升但電池換了 - Tesla 小改款 Model Y RWD 試駕 | U-CAR試車
- 【 超強懶人包 】 一篇看完 2025 煥新版 Model Y 價格配備簡介 | SPACE T LAB 超強特斯拉專門店
- 煥新版 Model Y 方向燈撥桿回歸?與舊款 10 大差異一次看懂 - electrify.tw
Tesla 推薦連結
Tesla 是評價非常好的電動車廠牌。如果您看了本站所寫的文章,對您有幫助,也有興趣想買 Tesla 的電動車,可以使用我的的推薦連結:
這樣我可以得到一筆回饋金來充電或購買配件,本站會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但如果您想直接連至 Tesla 註冊,則 Tesla 的網址為: https://www.tesla.com/ (我一樣會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