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 Website ’ Category

.htaccess 簡易的網頁帳號認證

.htaccess 讓你不用寫程式,就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網頁登入」的功能,限制哪些用戶能進到網頁的某一層目錄。

建立用戶驗證資料

建立用戶驗證檔

建立用戶驗證檔,並新增一組帳號及密碼:

htpasswd -c /path/to/.htusers UserName1

這裡所產生的 .htusers 是一個文字檔,裡面會有用戶名稱及編碼過的密碼。第一次建立檔案時,必須加 -c 參數。同時,請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放置 .htusers 這個檔案,所謂的「安全」是指至少不要在公開網頁可以被下載到的路徑,例如放在 public_html 的上一層。

繼續增加第二組帳號及密碼到驗證檔時,就不用加 -c 參數:

htpasswd /path/to/.htusers UserName2

建立群組資料檔

如果用戶比較多,你可能會想要用群組的方式來做管理。群組資料檔的目的是要將多個用戶設為一個群組,請新增或編輯 /path/to/.htgroups,依需求增加類似如下的設定:

Group1:UserName1 UserName2

代表 Group1 包含 UserName1UserName2 這兩個用戶。

驗證登入

在欲執行用戶驗證的網頁目錄下,建立一個 .htaccess 檔案,驗證的方式可針對用戶或群組,差別在於 require 這個參數。

針對用戶:

AuthName "Restricted Area" # 名稱必須用英文
AuthType Basic
AuthUserFile /path/to/.htusers
require user UserName1 # 僅針對特定用戶,以空白分隔多個用戶

上述的最後一行是只有 UserName1 允許進入,你也可以改成:

require valid-user # 針對全部用戶

表示針對 .htusers 裡的所有用戶。

針對群組:

AuthName "Restricted Area" # 名稱必須用英文
AuthType Basic
AuthUserFile /path/to/.htusers
AuthGroupFile /path/to/.htgroups
require group Group1 # 僅針對特定群組的用戶,以空白分隔多個群組

表示針對 .htgroups 裡,歸屬於 Group1 下的用戶。

針對特定檔案:

若你只想針對特定檔案做保護,那可以與 <Files>~</Files> 一起使用:

<Files FileName>
     require valid-user
</Files>

<Files>~</Files> 一次只能填寫一個檔案,但支援正規表示式。以下是使用正規表示式限制圖檔存取的範例:

<Files ~ "\.(gif|jpe?g|png)$">
     require valid-user
</Files>

或是:

<FilesMatch "\.(gif|jpe?g|png)$">
     require valid-user
</FilesMatch>

設定好之後,當用戶要存取該目錄 (或檔案),就會跳出叫你登入的對話框:


另外,你也可以在網址中直接輸入你的帳號、密碼,格式:

 http://UserName:Password@www.example.com/directory/

問題排除

如果在設定 htaccess 認證方式之後,在進入網頁時,仍然沒有跳出驗證的對話框,則請編輯 /etc/httpd/conf/httpd.conf,搜尋相關的「AllowOverride」設定,改成:

AllowOverride All

安全性問題

雖然用戶儲存在 Server 端的密碼有經過加密,但因為是採用 Basic 方式驗證,當要存取網頁時,用戶輸入的帳號與密碼僅是以 Base64 編碼,包裹在 Headers 裡進行傳輸,有機會被竊聽之後解碼、盜用! 網站必須導入 SSL 才能完全在傳輸的過程中加密。

參考網頁

[轉載]Unicode 脫逸序列轉換

轉載自: IT Inside


這裡提供一段程式碼,可以透過 JavaScript 將文字轉換為 Unicode 脫逸序列。這段程式碼,不論是對網頁開發人員,還是對 java resource bundle 的翻譯人員,都有很大的方便性。使用時只要將底下的程式碼複製起來,以 html 副檔名儲存,就可以用 browser 執行了。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big5">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StringToUniCode(source) {
  sret = "";
  // Unicode 跳脫序列之格式為 \u00ff
  for(var i=0; i < source.length; i++) {
   var num = new Number( source.charCodeAt(i));
   sret += "\\u" + num.toString(16);
  }
  return sret;
}
function convert(){
  document.forms.content.result.value = StringToUniCode(document.forms.content.source.value);
}
//-->
</script>
將文字轉成 Unicode 跳脫序列
<form name=content>
來源:<input type=TEXT name=source size=40 value="常用連絡人"><br />
結果:<input type=TEXT name=result size=40><br />
<input type=button value=轉換 onclick="convert()">
</form>

HTTP 回應的代碼含義

當我們在瀏覽網頁的時候,經常會看到諸如 500 錯誤之類的訊息,這些錯誤代碼所代表的含義作為網站的開發人員,應該必須瞭解的。

HTTP 的回應代碼是三位數字,其中第一個數字定義了代碼的類別:

範圍 類別 含義
100~199 訊息 請求被接收,正在處理
200~299 成功 動作被成功接收、理解和接受
300~399 重新導向 必須採取其他動作才能完成請求
400~499 用戶錯誤 請求包含不良語法或無法完成
500~599 伺服器錯誤 伺服器無法處理的請求

其中較常見的 HTTP 回應代碼有:

  • 200: 請求成功
  • 400: 語法錯誤
  • 401: 未經授權
  • 403: 禁止訪問
  • 404: 請求的網頁不存在
  • 500: 伺服器錯誤

Read more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