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動移除網址的 fbclid 與 UTM 參數

fbclid 是什麼

近期 Facebook 粗爆地將用戶分享的網址加入了「fbclid」參數,藉此可以知道網頁是從 Facebook 的哪個地方分享過來的,例如:

http://www.vixual.net/blog/archives/107

經過 Facebook 分享後會變成:

http://www.vixual.net/blog/archives/107?fbclid=IwAR1nXHK4zzzPFEvJHk41Dzgew0lq5BzIoMqHPx05UVmWRQKorKan492B0h0

fbclid 參數竟然有 61 個字元,讓過去有在弄短網址的都直接破功了。

繼續閱讀

比較 Google 相簿與 Dropbox 刪除相片時的影響範圍

以往我都是用 Dropbox 來備份手機上的相片,但是這幾年 Dropbox 所贈送的免費空間都陸續到期了,反倒是 Google 經常會跟一些手機大廠合作,推出買新手機或平板送雲端空間的促銷活動,因此我的 Google 雲端空間已經累積到 319GB 了。

319GB 不拿來用很可惜,於是我就興起了把備份相片的空間改為 Google 相簿的念頭。

雖然 Dropbox 與 Google 相簿都是雲端備份的方案,但用起來卻是差蠻多的,尤其是刪除相片的時候要小心,免得備份檔案變成同步刪除檔案,就會欲哭無淚。於是本篇就是針對「刪除相片」功能來做比較的。

繼續閱讀

設定 MediaWiki 可以上傳 zip 檔

MediaWiki 預設只能上傳 png、gif、jpg、jpeg 這些圖檔,我們可以在 LocalSettings.php 編輯:

$wgEnableUploads  = false;
$wgFileExtensions = array( 'png', 'gif', 'jpg', 'jpeg' );

加入你額外想要上傳的檔案類型 (找不到這兩行的話就自己加上去):

$wgEnableUploads  = true;
$wgFileExtensions = array( 'png', 'gif', 'jpg', 'jpeg', 'zip', 'pdf', 'rar' );

上面的目的是為了可以額外再上傳 zip、pdf、rar 類型的檔案。可惜事與願違,上傳 pdf 與 rar 檔都沒問是,但要上傳 zip 檔卻給我出現:

MIME 類別 "application/zip" 不是容許的檔案格式。

原來是因為 MediaWiki 有設一些副檔名的「黑名單」,剛好 zip 就在其中,設定檔在: includes/DefaultSettings.php

找到內容:

$wgMimeTypeBlacklist= array(
        # HTML may contain cookie-stealing JavaScript and web bugs
        'text/html', 'text/javascript', 'text/x-javascript',  'application/x-shellscript',
        # PHP scripts may execute arbitrary code on the server
        'application/x-php', 'text/x-php',
        # Other types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by some servers
        'text/x-python', 'text/x-perl', 'text/x-bash', 'text/x-sh', 'text/x-csh',
        # Client-side hazards on Internet Explorer
        'text/scriptlet', 'application/x-msdownload',
        # Windows metafile, client-side vulnerability on some systems
        'application/x-msmetafile',
        # A ZIP file may be a valid Java archive containing an applet which exploits the
        # same-origin policy to steal cookies
        'application/zip',
);

將「'application/zip',」刪除即可。

至於上傳 zip 檔未來的後果會是如何...這我就不能預料了。

[JavaScript]如何防止自己的網站被別人以 iframe 蓋台嵌入 (與反制辦法)

「iframe (內置框架)」是用來在網頁中的特定位置嵌入另一個網頁。目前 Facebook、Google+、Twitter...等用來在網頁上顯示社群內容的社群元件,幾乎都是以 iframe 實作出來的。

原本框架是一種很好的應用,但如果是自己辛苦製作的網頁被別人的網站以 iframe 嵌入,因而出現在別人的網站裡,成為別人網站的一部份!!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的心血被別人整碗捧走一樣!!

導回自已網站的方法

方法 1

於網頁的原始碼加入以下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 top.location != document.location ){
	top.location.href = document.location.href;
}
</script>

以上的 Script 會檢查瀏覽器最上層視窗的網址是否與目前網頁的網址一致,如果不一致,則把最上層視窗的網址改為目前網頁的網址,就醬。

方法 2 (反制辦法)

於網頁的原始碼加入以下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 top.location != document.location ){
	document.write("<h1 style='color:#FF0000'>未經授權嵌入別人的網頁是可恥的行為!!</h1>(<a href='"+document.location+"' target='_blank'>原站網址</a>)");
}
</script>

以上的 Script 會檢查瀏覽器最上層視窗的網址是否與目前網頁的網址一致,如果不一致,就顯示:

未經授權嵌入別人的網頁是可恥的行為!!
(原站網址)

我比較不喜歡與人家互嗆,所以我通常是用「方法 1」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