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大自然: 魯肉飯之大數據 - 這是一個圍繞著「大」的故事

以下我要寫的文章,其實不是我愛寫的文章類型,因為這種文章的邏輯不通,而且對科技界一點貢獻也沒有。再者我也不喜歡吃魯肉飯,這篇算是比較沒有營養的文章,大家可以當作笑話看看就好。不過我還是有些「大數據」的觀念想跟大家分享。

大機房 = 大數據 ?

最近比較夯的一件事情,就是某位用心良苦的人力銀行的副總不務正業,身為人力銀行的要角不是去協助國內的勞工提升薪資、產值,也不是去設法媒合工作以降低國內的失業率。但是卻又跑去貴州參加一個「大機房」落成典禮的 Party,在那邊還遇到一堆大老闆!!她回來之後便開始大談特談「大數據」跟「魯肉飯」對台灣經濟沉淪的關係,然後就幾乎下個結論說台灣註定要被時代大遺忘了!!

我想說的是,以台灣目前的經濟實力不如大陸是眾所皆知的事情,但能想到要拿「大數據」跟「魯肉飯」這兩種風馬牛大不相干的東西來做類比,也算是一個大奇葩吧。

雖然說寫這種無法正確類比的文章,就好比「政治」一樣,可以讓特定族群的人覺得很爽,或許是比較不道德的方式,但也確實比較容易增加文章的曝光率。

但,你懂「大數據」嗎?

我認為這位人力銀行的副總其實自已也不懂得「大數據」...先不說他第一時間用錯影片的事...

大數據在 WIKI 定義:

巨量資料由巨型資料集組成,這些資料集大小常超出人類在可接受時間下的收集、庋用(Curation)、管理和處理能力。巨量資料的大小經常改變,截至 2012 年,單一資料集的大小從數太位元組 (TB) 至數十兆億位元組 (PB) 不等。

大數據在 WIKI 範例:

大科學、RFID、感測裝置網路、天文學、大氣學、交通運輸、基因組學、生物學、大社會資料分析、網際網路檔案處理、製作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索引、通訊記錄明細、軍事偵查、社群網路、通勤時間預測、醫療記錄、相片圖像和影像封存、大規模的電子商務等。還有巨大科學。

大數據的重點:

  1. 非常巨量且經常改變的資料
  2. 用來做巨大科學分析。

意思是,你如果有大數據那就要拿來應用跟發展啊!!不然光講「大數據」是有什麼屁用?

所以,如果沒有任何的巨量資料放到貴州的大機房的超大資料中心裡,那還算得上是「大數據」嗎? 未來會不會變成是大蚊子館?

因此,大數據放進了大機房之後也是要拿來做什麼用才是重點吧。

而且,國外的公司會想要把自已的大數據放到大中國嗎? 放到 Google、Amazon... 不是更好更安全? 為什麼要想不開呢? 台灣也有 Google 投資的數據中心啊。

話說回來,大數據已經是 2014/2015 年大家談論過的東西了,馬雲跟其他的大巨頭也有很多演說。更早之前還有 IOT。不過現在已經是 2017 年了,正在談論的大趨勢主題已經是由大數據演變出來的 Alpha Go,也就是「AI」,這正是呼應了大數據的用途。目前這是台灣 Computex 正在談論的趨勢主題之一

啊~明明我們就有 Computex 在談論 AI,但是不曉得為什麼人力銀行的副總就只愛吃魯肉飯。

IT 產業

我想 IT 這個產業是這樣的:

科技飛速進步,總是一直不斷的在推陳出新。有新的東西、新的口號出來才能大撈錢。至於這些新的東西到底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

坦白講,我們 IT 人員也是跟著喊喊口號,然後霧裡看花。只知道我們要一直不斷學習新東西,好不辛苦啊!!

至於對於其他的一般人,大概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吧。

PS.我上面有寫到: 台灣的經濟實力不如大陸是眾所皆知的事情,大陸的硬體建設一直在進步 (雖然我並不會特別羨慕或嫉妒)。所以有在看我這篇文章的大陸網友,請不要胡思亂想,我並沒有貶低你們。

前面拉哩拉喳寫了這個多,我還是要再說一次,去貴州參加大機房的新居落成不等於是「大數據」,這樣 ok 嗎?

參考網頁

  1. 「對岸在講大數據,我們在講滷肉飯」一場演講讓她大嘆:台灣,註定要被時代遺忘?-中國|競爭力|大數據|鬼島|強國人的日常-風傳媒-洪雪珍
  2. Computex 2017 於 30 日展開為期 5 天展期 廠商聚焦 AI 及物聯網產品 | TechNews 科技新報
  3. 小看滷肉飯的心態,正是台灣講了很多年「軟實力」卻軟不出什麼成績的原因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1. No comments yet.

  1. No trackbacks yet.

return top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