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大自然: 鲁肉饭之大数据 - 这是一个围绕着“大”的故事
以下我要写的文章,其实不是我爱写的文章类型,因为这种文章的逻辑不通,而且对科技界一点贡献也没有。再者我也不喜欢吃鲁肉饭,这篇算是比较没有营养的文章,大家可以当作笑话看看就好。不过我还是有些“大数据”的观念想跟大家分享。
大机房 = 大数据 ?
最近比较夯的一件事情,就是某位用心良苦的人力银行的副总不务正业,身为人力银行的要角不是去协助国内的劳工提升薪资、产值,也不是去设法媒合工作以降低国内的失业率。但是却又跑去贵州参加一个“大机房”落成典礼的 Party,在那边还遇到一堆大老板!!她回来之后便开始大谈特谈“大数据”跟“鲁肉饭”对台湾经济沉沦的关系,然后就几乎下个结论说台湾注定要被时代大遗忘了!!
我想说的是,以台湾目前的经济实力不如大陆是众所皆知的事情,但能想到要拿“大数据”跟“鲁肉饭”这两种风马牛大不相干的东西来做类比,也算是一个大奇葩吧。
虽然说写这种无法正确类比的文章,就好比“政治”一样,可以让特定族群的人觉得很爽,或许是比较不道德的方式,但也确实比较容易增加文章的曝光率。
但,你懂“大数据”吗?
我认为这位人力银行的副总其实自已也不懂得“大数据”...先不说他第一时间用错影片的事...
大数据在 WIKI 定义:
巨量资料由巨型资料集组成,这些资料集大小常超出人类在可接受时间下的收集、庋用(Curation)、管理和处理能力。巨量资料的大小经常改变,截至 2012 年,单一资料集的大小从数太字节 (TB) 至数十兆亿字节 (PB) 不等。
大数据在 WIKI 范例:
大科学、RFID、传感装置网络、天文学、大气学、交通运输、基因组学、生物学、大社会资料分析、互联网档案处理、制作互联网搜寻引擎索引、通讯记录明细、军事侦查、社群网络、通勤时间预测、医疗记录、相片图像和影像封存、大规模的电子商务等。还有巨大科学。
大数据的重点:
- 非常巨量且经常改变的资料
- 用来做巨大科学分析。
意思是,你如果有大数据那就要拿来应用跟发展啊!!不然光讲“大数据”是有什么屁用?
所以,如果没有任何的巨量资料放到贵州的大机房的超大资料中心里,那还算得上是“大数据”吗? 未来会不会变成是大蚊子馆?
因此,大数据放进了大机房之后也是要拿来做什么用才是重点吧。
而且,国外的公司会想要把自已的大数据放到大中国吗? 放到 Google、Amazon... 不是更好更安全? 为什么要想不开呢? 台湾也有 Google 投资的数据中心啊。
话说回来,大数据已经是 2014/2015 年大家谈论过的东西了,马云跟其他的大巨头也有很多演说。更早之前还有 IOT。不过现在已经是 2017 年了,正在谈论的大趋势主题已经是由大数据演变出来的 Alpha Go,也就是“AI”,这正是呼应了大数据的用途。目前这是台湾 Computex 正在谈论的趋势主题之一。
啊~明明我们就有 Computex 在谈论 AI,但是不晓得为什么人力银行的副总就只爱吃鲁肉饭。
IT 产业
我想 IT 这个产业是这样的:
科技飞速进步,总是一直不断的在推陈出新。有新的东西、新的口号出来才能大捞钱。至于这些新的东西到底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坦白讲,我们 IT 人员也是跟着喊喊口号,然后雾里看花。只知道我们要一直不断学习新东西,好不辛苦啊!!
至于对于其他的一般人,大概是有梦最美、希望相随吧。
PS.我上面有写到: 台湾的经济实力不如大陆是众所皆知的事情,大陆的硬件建设一直在进步 (虽然我并不会特别羡慕或嫉妒)。所以有在看我这篇文章的大陆网友,请不要胡思乱想,我并没有贬低你们。
前面拉哩拉喳写了这个多,我还是要再说一次,去贵州参加大机房的新居落成不等于是“大数据”,这样 ok 吗?
No comment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