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安裝 VMware Workstation / VMware Player
下載網址
- VMware Workstation (註冊並取得 30 天的試用序號)
- VMware player
下載回來的,是一個副檔名為「.bundle」的檔案。
安裝 (以 VMware Workstation 為例)
你必須先登入 GNOME 或 KDE 桌面來進行安裝。
Read more
下載回來的,是一個副檔名為「.bundle」的檔案。
你必須先登入 GNOME 或 KDE 桌面來進行安裝。
Read more
最近開始接觸 Linode 與 DigitalOcean 這兩家的 VPS,裡面提供的 Linux 系統都是採「最小安裝」,於是我就想試試看是否能安裝 GNOME 桌面,再以 xrdp 連接遠端桌面。
yum 本身就提供 groupinstall 的方式來安裝套件組,先以下列指令查看有哪些套件組:
$ yum grouplist | more
CentOS 5.x 與 6.x 套件組的名稱不太一樣,例如桌面環境套件:
CentOS 5.x:
CentOS 6.x:
以下的步驟是以 CentOS 6.x 來做安裝,如果你是用 CentOS 5.x,請自行替換這兩個套件組的名稱。
為什麼這次要安裝 vsftpd,而不安裝 proftpd 呢? 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 vsftpd 直接支援 UTF8,並且會自動轉換為 Client 端 FTP 軟體的語系。
1. 安裝 vsftpd:
yum -y install vsftpd touch /etc/vsftpd/chroot_list chkconfig vsftpd on
2. 安裝完後讓防火牆可以通過 21 Port:
iptables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1 -j ACCEPT service iptables save
3. 編輯 "/etc/vsftpd/vsftpd.conf",找到:
anonymous_enable=YES
將 YES 改成 NO。
如要限制用戶只能在自己的家目錄,則在檔案加入:
# 限制用戶只能在家目錄 (/etc/vsftpd/chroot_list 的用戶可不受限制) chroot_local_user=YES chroot_list_enable=YES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如果沒有 /etc/vsftpd/chroot_list,你仍須建立這個空白檔案,否則 ftp 會連不上。
如要 ftp 的檔案列表可以看到跟 Server 上同樣的時間,請在檔案加入:
# 使用本地時區 use_localtime=YES
4. 啟動 vsftpd:
service vsftpd start
下載網址: http://www.highpoint-tech.com/Taiwan/series_rr600tw.htm
PS. HighPoint 這公司不知怎麼了,現在網站上很多網址都連不到頁面!!虧我還買不少他們的 RAID 卡,真教人生氣!!
Read more
在 CentOS 6.x 安裝 proftpd:
yum -y remove vsftpd yum -y install proftpd chkconfig proftpd on
在改好設定檔,重新啟動 proftpd 之後,卻發現 ftp 用戶無法正常登入!!也跟防火牆的設定無關,我從 redhat linux 7.3 使用 proftpd 到現在,這種情形還是一次遇到。
Read more
「遠端桌面(RDP)」相對於 VNC 的好處應該是:
現在遠端桌面可不再是 Windows 的專利,在 Linux 上也可以進行遠端桌面的存取,如果純粹只要有 Viewer 的功能可安裝 rdesktop,如果要同時有 Viewer 及 Server 的功能請安裝 xrdp,以下介紹 xrdp。
其實 xrdp 是一個 Linux 遠端桌面的「中繼程式」。連到 xrdp server,先是看到一個登入介面,再由它提供的 sesman 服務 (libvnc.so) 來登入本機的桌面。而 xrdp 除了可以讓你用遠端桌面連線存取 Linux 桌面之外,還能透過它來登入其它 Windows 的遠端桌面、VNC Server,以及其它也有安裝 xrdp 的主機。並且是允許你用不同帳號進行「多重登入」,這在 Windows 的系統只有 Windows Server 才支援。
伺服器虛擬化 (Virtualization) 是這幾年蠻熱門的技術,眾多廠商都紛紛推出免費的虛擬化伺服器產品。
隨著企業級的 VMware Server 也推出到了 2.0 的版本,又是免費的產品,當然要拿來用用看,可能效能不及同樣免費的 VMware ESXi,但至少不用在硬體上面傷腦筋。
這次安裝的 VMware Server 2.0 在管理上已經完全使用 Web 介面,並使用 JSP 及 Ajax 技術。不管是管理介面還是 GuestOS 的終端畫面,只要用瀏覽器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存取,直接就可以取代 VNC 的功能。
身邊剛好有兩台主機可以拿來測試 VMware Server 的效能,一台是比較平價的 Q6600 DIY 機種,另一台是跟廠商借測的 Xeon 雙 CPU 工作站,主機配備如下:
1. [系統] -> [管理] -> [顯示] (或執行 /usr/bin/system-config-display):
到 [硬體] 頁籤,選 「Generic LCD Display」下的「LCD Panel 1024×768」,按 [確定]。
再回到 [設定] 頁籤,選解析度為 1024×768 -> [確定]
2. [系統] -> [偏好設定] -> [螢幕解析度] (或執行 /usr/bin/gnome-display-properties):
設解析度為「1024×768」,更新頻率設為「60Hz」。
fc-cache -f -v
更新系統字型資料。
我們解決了什麼問題?我們創造了什麼價值?
近期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