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Tagged ‘ Linux

VMware Server 效能測試

伺服器虛擬化 (Virtualization) 是這幾年蠻熱門的技術,眾多廠商都紛紛推出免費的虛擬化伺服器產品。

隨著企業級的 VMware Server 也推出到了 2.0 的版本,又是免費的產品,當然要拿來用用看,可能效能不及同樣免費的 VMware ESXi,但至少不用在硬體上面傷腦筋。

這次安裝的 VMware Server 2.0 在管理上已經完全使用 Web 介面,並使用 JSP 及 Ajax 技術。不管是管理介面還是 GuestOS 的終端畫面,只要用瀏覽器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存取,直接就可以取代 VNC 的功能。

身邊剛好有兩台主機可以拿來測試 VMware Server 的效能,一台是比較平價的 Q6600 DIY 機種,另一台是跟廠商借測的 Xeon 雙 CPU 工作站,主機配備如下:

Read more

設定 Linux 桌面的螢幕解析度

1. [系統] -> [管理] -> [顯示] (或執行 /usr/bin/system-config-display):

到 [硬體] 頁籤,選 「Generic LCD Display」下的「LCD Panel 1024×768」,按 [確定]。

再回到 [設定] 頁籤,選解析度為 1024×768 -> [確定]

2. [系統] -> [偏好設定] -> [螢幕解析度] (或執行 /usr/bin/gnome-display-properties):

設解析度為「1024×768」,更新頻率設為「60Hz」。

增加 ssh 的安全性設定

編輯 /etc/ssh/sshd_config,加入或修改下列參數:

#禁止 root 以 SSH 登入
PermitRootLogin no

#僅允許特定群組登入
AllowGroups group1 group2

#僅允許特定帳號登入
#(注意,AllowUsers 會覆寫 AllowGroups,若你有群組登入的需求,就不能設 AllowUsers)
AllowUsers user1 user2

#禁止使用空白密碼登入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限定只能使用 SSH2 協定
Protocol 2

#限定最多可以同時連線的數目
MaxStartups 5

vi 與 vim 的指令整理

vi 被稱做是「編輯器之神」,是 unix 家族下功能最強大的文字編輯器,讓用戶只要使用一個鍵盤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編輯操作。而 vim 則是 vi 的加強版,在 Windows 上也找得到 vim 的芳蹤。

vi 有分為功能模式、編輯模式、命令列模式...操作上有眾多的指令經常令初學者卻步! 它的指令還有區分大小寫,以下就是我所整理出來那些令人卻步的指令:

  • 以下指令的前面標記 * 表示為常用指令。
  • 若指令的第一個字元為 : , /? 表示要在「命令列」輸入,通常是先按 ESC 就回到功能模式,直接輸入指令就會切換到最下方的命令列,輸入完要按 Enter 才會執行。
    Read more

在 XWindow 安裝及變更新字型

安裝新字型

  1. 將新字型(*.ttf, 例如:微軟正黑體)複製到 “/usr/share/fonts/zh_TW/TrueType/”。
  2. 執行
    fc-cache -f -v

    更新系統字型資料。

變更 XWindow 的字型

  • GNOME:到工具列的 [系統] → [偏好設定] → [字型] 做變更。
  • KDE:到 [控制中心] 的 [外觀&主題] → [字型] 做變更。

SVN + Trac + Apache 完整安裝攻略

SVN + Trac + Apache 完整安裝攻略,而原本在 SVN 所欠缺的用戶及權限管理介面,也都可以由 Trac 的外掛程式來搞定,可謂兩全其美。

本文章適合熟悉 SVN 但沒用個任何線上專案管理的人做為參考。

請注意,本人使用的 Linux 是 CentOS 4.x,RHEL 4.x 也適用。

Read more

Apache 1.3.x 限制頻寬(mod_bandwidth)

僅限 Apache 1.3.x 使用 mod_bandwidth 來限制用戶流量。

Read more

Linux 下幾種網芳/Samba 目錄的 mount 方式

Linux 下幾種網芳/Samba 目錄的 mount 方式,比較新的 Smaba 只能用 cifs 的 mount 方式。

[smbmount]

smbmount -o 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 //IP/share /mnt/smb
smbumount /mnt/smb

[mount]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 //IP/share /mnt/smb
umount /mnt/smb

[cifs]

mount -t cifs -o 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 //IP/share /mnt/smb
umount /mnt/smb
mount.cifs -o username="Username",password="Password" //IP/share /mnt/smb
umount.cifs /mnt/smb

Linux 下檔案的 SUID/SGID/SBIT 屬性設定

SUID/SGID/SBIT 的屬性同樣是用 chmod 指令設定,在原本 chmod 設定時的三個數字前面再加一個數字。這三個屬性的加權分別為

  • SUID: 4
  • SGID: 2
  • SBIT: 1

Read more

Linux 編譯套件時的注意事項

因為 Linux 上的套件都是 OpenSource 的套件,所以我們可以下載套件的原始碼來使用。但因為每個人電腦的環境都不相同,所以程式如果要能夠在自己的電腦執行,必須要經過 “編譯”。

編譯套件的程序

  1. 環境配置(./configure): 配置完成會產生一個 “Makefile” 檔案
  2. 編譯套件(make): 依據上一個步驟產生的 “Makefile” 來進行編譯,編譯完成後,會產生執行檔。
  3. 安裝套件(make install): 將上一個步驟產生的 “執行檔” 安裝到特定的目錄

注意事項

  1. 原始檔都下載及解壓到 [/usr/local/src]
  2. 執行環境配置時(./configure),可以加上 “–prefix=/usr/local/套件名稱” 參數,將程式安裝在 [/usr/local/套件名稱]
  3. 較完整的安裝指令為
    make clean
    make
    make check
    make install

參考網頁

return top